(法学院 饶子豪 报道摄影)为切实增强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意识,筑牢校园安全防线,7月3日,法学院三下乡“精准普法”实践队、“青春法盾·无毒无艾”宣传队走进施洞镇小学,围绕《未成年人保护法》、禁毒防艾、防校园霸凌教育及女童保护四大主题,开展了一场生动的法治宣讲活动,为孩子们的成长撑起“法治保护伞”。

“青春法盾·无毒无艾”宣传队聚焦防校园霸凌与禁毒防艾宣传。活动中,团队成员通过情景剧表演还原校园霸凌场景,讲解应对方法;以案例分析、知识问答形式,普及毒品危害、艾滋病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。同时,发放宣传手册,现场解答疑问,帮助学生增强自我保护意识。

“精准普法”实践队以趣味动画为引,深入浅出地讲解《未成年人保护法》中家庭保护、学校保护、社会保护等核心内容,结合典型案例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孩子们明白自身享有的权利与受保护的途径。

法学院女童保护讲师王熙燕、罗江平以温柔亲切的话语,结合手册与真实案例,从认识身体隐私部位、如何防范性侵害、遭遇危险如何自救等方面展开讲解,通过角色扮演练习拒绝不当触碰、向信任的人求助等实用技能,现场氛围轻松而充满教育意义。

“原来法律就在我们身边!”“以后遇到欺负,我知道怎么保护自己了!”活动结束后,孩子们争相分享收获。
此次三下乡活动是法学院践行社会责任、深化普法教育的重要实践。未来,实践队将持续聚焦未成年人成长需求,创新法治宣传形式,让法治理念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,为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贡献更多青春力量。